
這是指危機事件發生后,作為組織不能推卸責任或拒不承擔責任甚至拒不承認有責任。在危機事件發生后,組織必須勇于承擔自己該負的責任,否則組織的信譽就會受損,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也會大打折扣,情況嚴重時,甚至會動搖組織的根基,使組織從此一蹶不振。作為組織,一旦遭遇公關危機事件,就應該坦然面對,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,切忌遮遮掩掩、閃爍其辭,這樣只會引起公眾的反感;如能坦然面對,把事實說清楚,相信公眾是會理解的。
2.真誠溝通原則(Sincerity)
當危機事件發生后,組織與公眾的溝通至關重要,尤其是組織與外部公眾的溝通更為緊迫。此時的溝通必須以真誠為前提,如果不是真心實意地同公眾、同媒體溝通,是無法平息輿論壓力的。俗話說,“真心換真心”、“將心比心”,組織若能把公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真誠地與公眾溝通,相信公眾是通情達理的。組織與媒體的溝通同樣重要,公眾之中信息傳播的速度是非?斓,作為媒體,有著高科技的傳播手段,瞬間即可把信息傳遍四面八方;媒體是輿論引導者,大眾媒體的一端連著大眾,所以絕不可忽視與媒體的真誠溝通。作為組織,應主動向媒體及時提供相關信息,并通過媒體引導輿論;處理危機事件過程中取得的每一步進展都及時讓媒體了解。溝通的形式很多,可以發通告、印制宣傳品;可以通過大眾傳媒發布信息;還可以舉行新聞發布會或懇淡會。必要時,個別訪問、談心、調查等方法都可采用。要根據危機事件的性質、規模及影響范圍和后果等情況,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對待。但無論采取什么方式,真誠的態度是溝通成功的前提和保證。
3.速度第一原則(Speed)
當危機事件發生時,作為組織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~就是及時、準確地把危機事件的真相告訴公眾和媒體,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應,掌握處理危機事件的主動權,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;若遲遲不作反應,組織形象會因為一次危機事件而元氣大傷,若想再恢復到原有狀態,則需付出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,其效果也往往不如人意。所以危機事件一旦出現,便應火速出擊,及時穩定人心,為后面的工作開創有利局面。
4.系統運行原則(System)
在處理整個危機事件的過程中,組織者要按照應對計劃全面、有序地開展工作。處理危機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,環環相扣,若要把危機事件處理得圓滿,哪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,一個環節出現問題,必然影響到其他環節。所以,一定要堅持系統運行原則,不能顧此失彼,才能保證及時、準確、有效地處理危機事件。
5.權威證實原則(Standard)
作為組織,尤其是生產企業和經銷企業,產品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保障。產品質量的好壞不是自己說了算的,而要靠廣大消費者,即社會公眾在使用之后做出評價。當然,企業如果想達到創名牌的目的,那就更需要拿出權威部門的質量鑒定。這是企業信譽的保證,企業應盡力爭取政府主管部門、獨立的專家或權威機構、媒體及消費者代表的支持,而不要自己去徒勞地自吹自擂,在這里“王婆賣瓜,自賣自夸”是無法取得消費者信賴的,必須用“權威”說法,用“權威”來證明自己,別無捷徑可走。
相信要是根據這五個原則處理危機公關的話,那一定是一場很好的危機公關。